保障知識產權 北京為“老字號”注入新動能

2022/04/24

圖文引用自:人民網

中華老字號(下稱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在經歷上百年發展歷程中,老字號經受住了重重考驗,具備了知識產權自帶的信譽屬性,與此同時,其鮮明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備了獨特的文化屬性。

在首都北京,老字號數量多、分量重、所涉領域廣、影響力大,如何在嚴厲打擊侵犯老字號知識產權犯罪的同時,實現對老字號知識產權的精細化保護,成為北京市檢察機關在實踐中探索的方向。

據統計,2021年,北京市檢察機關依法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40人,其中,對接老字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需求,依托在全市11個檢察院組建的知識產權綜合履職辦案組織,對相關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專業化辦理並定期舉行專題會商。截至目前,北京市檢察機關已經成功辦理一批涉及同仁堂、全聚德、牛欄山、紅星等老字號品牌知識產權保護案件,為老字號企業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1 打擊犯罪同時提供“隨案會診”服務

2021年,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辦理了兩起侵犯老字號同仁堂品牌注冊商標案件,案件的商標權利人都是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這兩起案件中,一起是通過小作坊生產、銷售假冒同仁堂品牌的產品﹔另一起是冒用同仁堂招牌經營並銷售假貨。”海澱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白雲山告訴記者。

在張某假冒注冊商標案中,“張某在外地採買散裝的冬虫夏草后運回北京,從路邊煙酒店回收包裝盒、包裝袋,在網上定制各類商標標識和防偽標識,在家中將冬虫夏草自行包裝后對外銷售。”白雲山介紹。

2021年1月20日,張某被公安機關抓獲。警方不僅在其家中查獲了大量假冒同仁堂品牌的產品,還查獲了同仁堂品牌火漆印組合商標標識55貼、同仁堂健康防偽標識34張、產品質量合格標識1260貼等物品。經查,共有16盒(瓶)同仁堂品牌的冬虫夏草為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涉案金額10余萬元。

據了解,在張某家中查獲的同仁堂品牌火漆印組合商標標識、燙金組合商標標識制作工藝水平較高,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涵蓋了同仁堂歷代假冒的商標標貼樣式。“簡直是假冒標識的‘博物館’。”在查獲現場,公安機關鑒定人員說。

“正品同仁堂品牌的冬虫夏草和海參產品在貨源選擇、原料包材、到貨驗收、挑揀分等淨制、包裝、放行等方面具有嚴格的生產工藝,整個過程不是小作坊可以實現的。”商標權利人表示。張某的行為不僅侵犯了老字號品牌的合法權益,也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2021年12月3日,經海澱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罰金6萬元。

在馮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其在外地經營的商鋪直接冒用同仁堂招牌經營,並通過物流方式向北京海澱銷售假貨,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馮某在陝西省某市經營藥店,在未得到同仁堂品牌授權的情況下,在其經營的藥店中私自懸挂同仁堂招牌招攬客人。2019年9月,馮某多次通過非正規渠道購進假冒同仁堂品牌的冬虫夏草,后以當面交易或物流方式往北京海澱地區發貨。經查,上述商品均為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涉案金額6萬余元。2021年11月12日,經海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被告人馮某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3萬元。

辦理這兩起案件期間,海澱區檢察院不僅及時對老字號品牌商標權利人告知權利並傾聽權利人訴求,為權利人提供維權指引,推動權利人實質性參與訴訟,還積極為商標權利人提供“隨案會診”檢察服務。

“辦理老字號品牌知識產權案件不能單純打擊犯罪,更需要能動履職,不斷拓寬知識產權保護路徑。”白雲山說,該院根據案件反映出的情況,為商標權利人在加強商標標識管理和貨源管理方面提供了諸如強化商標標識制假售假線索監測、建立合法授權店鋪白名單機制等建議和對策,均得到了企業的重視和認可。

提供相關官方智權
若您查覺官方智權訊息有誤,也請不吝透過email連繫我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