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國際社會應該創立AI專利制度

圖片來源: Mike MacKenzie via www.vpnsrus.com

2022/05/31

圖文引用自:ithome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法學院副教授Alexandra George,以及同所大學計算機與工程學院的AI教授Toby Walsh近日聯名於《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指出人工智慧(AI)正在破壞現有的專利法,由機器或AI產生的發明需要自己的知識財產權法令以及國際公約。

科學家們建立了模擬人腦運作的AI系統,涉及了各種不同的學科與應用,企圖以AI系統取代或強化人們的理解及運算能力,不過,最近幾年開始有人企圖申請由AI系統所發明的技術,卻屢屢帶來了爭議,最有名的例子之一是2020年英國薩里大學教授Ryan Abbott替由AI系統DABUS所發明的器材申請專利,並由DABUS擔任發明人,先後遭到歐盟美國專利局的拒絕,理由都是發明人必須是人類,不得是AI系統。另一方面,南非專利局卻在去年8月接受了Abbott所提出的專利申請,承認DABUS作為專利發明人的角色。

一般而言,申請專利的條件包括它是由一個或多個人的發明,屬於先前未曾存在的創新發明,擁有開創新的步驟或並非顯而易見的,具備應用與實用性等。

而以AI系統作為發明人主要牴觸了兩件事,一是發明人並非人類,二則是倘若AI可以取得某些領域的所有資訊與知識,對AI而言就沒有什麼是不明顯的。此外,就算各國專利法接受了以AI作為發明人,那麼AI系統創造與申請專利的能力及數量,可能會摧毀現有的專利系統。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