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變有機肥料 雲縣府申請專利將上市

2022/08/15

圖文引用自:yahoo

「從土地到餐桌」教導民眾友善的糧食系統概念,雲林縣政府跨一步,讓「餐桌回到土地」。環保局3年多來,把每日回收的40公噸廚餘做成有機資材,今年申請專利將上市。縣長張麗善表示,原物料上漲,肥料也漲價,「雲溉肥」將以成本價供應雲林農友,而且它友善環境,從土地而來又回歸土地。

雲林縣全面回收生廚餘、熟廚餘的契機,是4年前外國爆發非洲豬瘟,張麗善上任推動的第一個政策,即禁廚餘養豬,為去化每日40公噸廚餘,又發想出做成肥料的主意。

生廚餘在二崙鄉公所清潔隊破碎,熟廚餘由虎尾清潔隊瀝乾送到化製廠做成肉骨粉,二者送到麥寮六輕南亞資源回收處,按比例調配混合成雲林有機質材料「雲林2號」,目前每月生產5000包,到今年6月已做出近22萬包。

環保局指出,在禁止廚餘養豬前,雲林縣2018年的廚餘堆肥處理占43.40%、2019年驟升至97.30%,2020年已達100%。

「雲林2號」有機質在未申請肥料證之前,提供農民、社區、機關、校園、民眾免費取用,需要者可向各鄉鎮市公所登記索取,農民使用口碑良好。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