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05
圖文引用自:自由電子報
中國過往有山寨大國的惡名,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上週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在報告中取得好成績,對此專家評價兩極。有專家點出數字背後的陷阱,稱中國的專利申請可能是「一分為多」。
《美國之音》報導,在《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有幾個關鍵的分類指標,其中,中國在研發人員總量與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第一,美國訊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總裁亞特金森(Robert Atkinson)表示,中國不遺餘力提高創新能力,雖然指標不一定能完全呈現事實,但反映出中國正持續進步。賓州大學國際研究系主任阿布拉米(Regina M. Abrami)也說,中國政府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他們的成長並不讓人驚訝。
但在數字背後,也有專家點出指標隱含的問題,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報告指出,專利數據無法呈現一個國家創新系統的全貌,因為一些政府和公司,會透過激勵措施來增加專利申請數量。此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提出,中國一些國內專利申請,是政府驅動,而非創新或商業目的,甚至可能是公司把一份專利分成多份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