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30
圖文引用自:buzzorange
「在肚皮上塗一層涼涼的黏液,然後把探頭放上去嚕阿嚕,接下來,你就能看到螢幕上出現深淺不一的灰影……」這是很多人對於照超音波的印象,不過,許多人沒注意到的是,超音波的機器真的是超大又超笨重,很難在醫療院所以外的地方隨意使用。
不過,最近來自麻省理工的機械工程師團隊將超音波給「變小」!他們開發出一種微型超音波貼片,只要郵票大小,就可以隨時隨地照出需要的影像。
超音波除了有體積太大的限制外,還有成像過短的問題,通常僅能顯示幾秒鐘的狀態,無法長期監控我們內部器官的變化。要是醫生想了解患者在服用藥物或體能訓練後對於肺部到底產生了什麼變化,光靠超音波是難以達成的。
但是,有了新開發的超音波貼片就不一樣了!它只有郵票大小、幾毫米厚,基本上可以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上,還能持續配戴多天。開發團隊在 15 名受試者身上貼了 48 小時的貼片,只有一人出現輕微的搔癢。而科學家親身測試後,也覺得貼片的存在感真的超低,總體而言,比傳統超音波那種濕濕黏黏的感覺舒服多了,不會殘留還能防水。
這個超音波貼片可以貼在各種地方,不管是想要監測胃、肺、心臟等器官都行,也能獲得血管和肌肉的影像。比如說受試者的胃在和果汁時會膨脹,然後隨著果汁逐漸被消化,胃也會重新縮回去。
不過,為何需要這樣的長期超音波設備?有了這樣的技術,醫生更能分辨圖像中的變化究竟是因為患者自身的改變還是操作錯誤。傳統的超音波非常仰賴探照時的操作,要是將探頭放錯了位置,很可能就會導致誤判;相反地,長期監控則能減少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