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AI強化企業數位韌性、產業永續創新!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力邀產學研專家共襄盛舉

2022/12/01

圖文引用自:bnext

臺灣有半導體晶片作為護國神山,不僅有助地緣政治的攻防,更讓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版圖有舉足輕重地位。然而,隨著產業全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應用,被公認為產業的下一個成長引擎。臺灣除了鞏固硬體研發的深度優勢,下一階段更要邁向軟硬整合,推出百花齊放的AI應用解決方案,擴大產業價值鏈廣度。

人工智慧除了是我國當前擘劃「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其中一環,更重要是AI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邊緣運算技術,將創造的龐大商業價值。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報告,預估到2030年全球AI產值將高達13兆美元,每年可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1.2%。如何借助AI強化企業的數位韌性、淨零永續行動,臺灣絕對不能錯失這波AI機會。

佈局AI不能光靠單一企業單打獨鬥,需要產學研跨界合作,從前瞻研發、場域驗證、再到商用落地,仰賴跨界接棒合作。對此,工研院將於12月2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2022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請多位產業先進分享最新AI知識。

工研院協理暨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指出,工研院2018年成立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後,積極促進院內各單位以AI技術研發與應用落地,結合國內AI產學界專家,探討跨域跨業合作契機,期望建立強韌產業生態鏈,進一步帶動AI跨域創新合作能量接軌國際。在數位韌性及永續發展方面,也針對全球2050年大趨勢以及臺灣2030年的挑戰進行深度剖析,期許以數位與淨零為基礎之轉型策略,提升企業未來競爭力。

借助AI達成以人為本的跨域創新,對於可信任AI及相關應用,將是重要的議題之一。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資通所副所長黃維中將在本次論壇,以「擘畫未來,投入可信任AI與應用」為題,探討隨著AI技術的成熟及應用擴散,如何確保AI的可信任性機制。全球國際組織與政府紛紛研議建立規範與標準,透過不同面向設立發展目標。臺灣未來將同步建置AI測試評估中心、AI產品驗證機制,減少演算法黑箱的節點,盡可能納入公平性、當責性及數位韌性等特色。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政府及企業倡議2050淨零減碳趨勢,AI應用對環境永續也能有所貢獻。緯創資通總經理沈慶堯提到,緯創資通秉持「創新而永續」願景,近年積極佈局AIoT 以及 5G 生態鏈,嘗試將AI優勢融入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工廠及智慧生活等場景,讓外界看見台灣資通訊業者的轉型企圖心,展現兼容EPS與ESG的營運實力。

由於EV與自駕車所承載的是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自駕的AI應用場景中,如何確保AI模型所做出的判斷是準確、無誤、可解釋、可信賴,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長栗永徽,將在本次論壇分享「AI Security 的 PCR 檢測」,他指出,建立客觀機制來評量AI 模型的強健性並提高模型的可信賴程度,將會是未來鴻海研究院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