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7
圖文引用自:自由電子報
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定期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據統計,台灣有近10萬名洗腎人口,這是個巨大的醫療問題。現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團隊,剛剛展示了一種人工腎臟,它可以植入身體裡,與患者共存,也不需要更換電池,相當理想。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腎臟是人體器官的過濾工廠,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和廢物,同時也調節血壓、電解質濃度和其他體液。因此,一但發生腎衰竭時,對患者是個漫長的健康負擔,洗腎成了長期的麻煩,既費時又不太舒服。雖然換腎也是一樣,但是伴隨著長期服用免疫抑製藥物,來預防排斥反應的危險副作用。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腎臟研究團隊,利用新一代的透析模材料,開發了小型透析機,它可以直接植入患者體內,因此可以視為人工腎臟。
該設備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血液過濾器:由矽半導體膜組成,可以去除血液中的廢物。與此同時,生物反應器還包含人工版本的腎小管細胞,可調節水量、電解質平衡和其他代謝功能。離子交換膜則是保護這些設備免受患者免疫系統的攻擊。
之前的測試已經讓這些部件獨立工作,都表現良好,如今該團隊將所有的零件整合到一個設備中。
生物人工腎會連接到患者體內的兩條主要血管,與主動脈血管相接會獲得要過濾的血液,輸送到儀器內,另一條管路將過濾後的血液輸送到靜脈裡,還有一條以連接到膀胱,在那裡廢液就以尿液的形式累積。
在概念驗證階段時,研究團隊還發現,這顆人工腎臟在普通血壓的推擠下即可自然工作,無需外接泵浦與外部電源,腎小管細胞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都能持續繼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