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流」醫自閉 少年開心扉 理大研發 受助家屬欣慰「終有雙向溝通」

圖2之1 - 理大研究團隊稱今次研究所使用的頭套設備屬研究級別,價值逾50 . . . . . . (潘明卉攝)

2023/02/17

圖文引用自:mingpao

自閉症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症」)影響社交,在患者與身邊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築起障礙。理工大學研究團隊較早前聯同精神科醫生,結合微電流刺激治療及認知訓練,成功協助年輕的自閉症人士提升社交溝通及認知功能。有受助者的父親欣喜親子間終有雙向溝通。

是次研究有逾150名14至21歲自閉症人士參與,團隊從中選擇沒有合併症(即同時出現至少兩種疾病情况)、正常或有限智商,及不需要或只服用輕量精神科藥物的41人,41人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前者會做10次微電流刺激治療。

41患者測試 證減偏執行為改善社交認知

結果顯示,微電流刺激腦部前額葉範圍,改善了突觸可塑性及神經元網絡連結,再結合認知訓練,有效減少年輕自閉症人士的偏執社交行為、提高靈活變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以及表情辨別力,有效提升整體社交及認知能力。

就讀中四的Royce約3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受合共40次的微電流刺激治療。Royce的父親形容,Royce接受治療前較「自我」、不懂表達,但治療後性格「主動咗」,逐漸與身邊人溝通,如主動參與課堂小組討論,嘗試與同學交流。

生活上,Royce亦開始與父母分享自己喜愛的事物。「去日本旅行時下大雪,他(Royce)會覺得漂亮,讓媽媽拍照。」Royce的父親感嘆,一般人眼中普通不過的事,對自閉症人士的家人卻彌足珍貴,欣慰親子間終有雙向溝通。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韓明怡指出,微電流刺激治療是傳統藥物以外的另一新治療方向,惟所用頭套屬研究級別,費用逾50萬元。她透露,團隊未來將研究家用微電流刺激治療的可行性及持續治療的成效,以及利用「機器學習」預測微電流刺激的治療結果。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