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強更快 「類器官OI智慧」超越AI

2023/03/06

圖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

以人類腦細胞來驅動電腦,宛如科幻小說情節的科學研究,未來有望成真,有科學家利用3D腦細胞培養物,也就是所謂的「類腦器官」(brain organoids)企圖打造由生物組成而非電子元件建構的生物電腦,並建立跨學科領域的「類器官智慧」(OI),其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最新一期Frontiers in Science期刊。

該研究主持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哈通(Thomas Hartung),自2012年起即投入腦細胞培養成具功能性的類器官研究,而所謂的「類腦器官」是具有大腦部分關鍵功能和結構,例如神經元以及其他對學習、記憶等認知功能的大腦細胞。

哈通透過聲明表示,「電腦和人工智慧歷經持續的技術革命,已經逼近天花板。」但人類大腦擁有約1000億個神經元,彼此連接,存儲資訊的容量估計達到驚人的2500TB,「生物電腦可壓縮計算能力以提高功率,對於突破當前技術極限可做出巨大貢獻。」

相較於半導體電腦,以類腦器官打造的生物電腦在處理數字方面,表現更為優秀,而且學習能力更強,同時更為節省能源,例如AlphaGo運作時耗費的能量,比一位成年人十年活動期間需的能量還要來得多。

現階段每個類器官約含5萬個細胞,為了發展類器官智慧(OI),細胞數量需增至1000萬個,並使用人工智慧(AI)來對類器官進行訓練;同時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與類器官的溝通技術,也就是如何傳遞資訊給類器官,並讀取類器官的想法,讓未來的生物電腦具備更快的計算速度以及更好的存儲能力。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