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6
圖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
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公司與禮思科技簽約,打造全球首個海水淡化濃鹽水提鋰合作專案,預計今年12月量產,海水提鋰突然成為行業熱門話題,但居高不下的成本是最大問題。
澎湃新聞報導,海水提鋰很美好,因為海水中儲有約2,300億噸鋰資源,是目前全球可開採鋰資源總量的1.6萬倍。但海水中的鋰資源密度低,僅為0.17ppm(0.17毫克每升),是澳洲鋰輝石平均鋰濃度的10萬分之一,智利阿塔卡瑪鹽湖鋰濃度的萬分之一。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就經濟效益而言,青島項目與其說是海水提鋰的技術應用,不如說是海水淡化後的廢物利用。
從2021年12月起,禮思科技針對青島水務集團所屬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工廠的排海濃鹽水,開展了一年的海水提鋰工程化驗證,海水通過量達20萬噸,公司研發出一款在海水中能夠應用的高選擇性、高通量的提鋰材料,定型了一款適合大規模海水提鋰的工業化裝置。
禮思科技董事長袁東表示,禮思科技的工藝和技術不僅為大規模海水提鋰開創了先河,開闢了鋰資源的新來源,還為大規模、高效、環保的鹽湖等場景提鋰提供了新的技術線路圖。
在具體的提鋰工藝上,禮思自主研發出吸脫附、濃縮除雜、結晶沉鋰三段工序,「從湖水到電池級碳酸鋰僅需4小時。」公司網站介紹說。
目前,大陸鋰雲母提取碳酸鋰的成本約為人民幣10萬元/噸,鋰輝石提鋰的成本約為6萬元/噸,鹽湖提鋰的成本約為人民幣4-5萬元/噸。全球鹽湖中鋰濃度最高的智利阿塔卡瑪鹽湖的提鋰成本僅為3,000美元/噸。
大陸鹽湖提鋰龍頭青海鹽湖股份公司以青海察爾汗鹽湖,從鉀肥生產排放的老鹵水中提鋰,成本控制在人民幣4萬元/噸以下,公司老鹵水的鋰離子濃度在200-250毫克每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