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8
圖文引用自:inside
日本新聞協會 17 日發表聲明,憂慮生成式 AI 對新聞機構可能產生的影響,在「守護民主的意義上不可輕忽」,強調 AI 開發者負有「揭露與告知的義務」。盼望政府研擬適切措施,以免「有損國民的知的權利」。
生成式 AI 憂慮潮發酵到了日本傳統媒體業。17 日,日本新聞協會發布聲明、憂慮生成式 AI 對新聞機構可能產生的影響。該協會指出,生成式 AI 侵權他人著作物、或是以不當的形式運用,「負面影響」正在擴散,對於健全言論空間的維護已造成問題。強調 AI 開發者對於使用何種內容讓 AI 學習,負有「揭露與告知的義務」。
協會表示,生成式 AI 常含有錯假訊息,「恐造成相信不符合事實 AI 回答的使用者相繼出現」,特別是可能助長未經事實確認的報導在網路上大量出現、並搶佔搜尋結果的前幾位的現象。這樣的資訊氾濫,會因言論空間的混亂而引發社會動盪,在「守護民主的意義上不可輕忽」。
另外,由於生成式 AI 的學習會大量利用網路上的資訊,其中很可能包括被個資法(個人情報保護法)所規範的「隱私個資(要配慮個人情報)」。新聞協會認為,開發並提供 AI 服務的公司在資訊處力上並沒有沒有充分考慮必要的道德與責任,這可能使網路所提供的侵權與漫無秩序的服務,傷害個資保護的機制。
因此新聞協會呼籲,在開發與使用生成式 AI 時,應充分考慮倫理和責任,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健全的言論空間。此外在侵權、失序資訊淪為報導內容的來源之前,也「強烈盼望政府能研擬適切的應對措施」。因為若優質內容相對減少時,「恐有損國民的知的權利」。
日本的新聞業界長年以來面臨經營危機。隨著網路的普及,人們不再需要讀報紙來獲得新聞和資訊,特別是年輕讀者不傾向閱報,使得讀者群驟減。於是報社的廣告收入下降、經營狀況惡化。
象徵日本報業經營危機的存在,是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於 1879 年創刊,是發行於日本的全國性報紙。朝日新聞與讀賣新聞、每日新聞,並列日本三大全國性報紙。2020 年受疫情衝擊、業務虧損嚴重。據報導,僅 4 月到 9 月的虧損就超過 400 億日圓,當時也傳出縮編計畫,提供特別的退休金和再就業援助等,要在 2023 年度前讓 300 名員工自願性離職。
朝日新聞長期面對的正是網路普及後,廣告收入下降。面對經營危機,除了記者和編輯的縮編外,朝日新聞也採取一部分總公司的功能轉移到地方分社等結構改革、以及出售營收不佳的事業群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