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26
圖文引用自:thenewslens
AI人工智慧隨著DALL-E、Midjourney、Craiyon和Stable Diffusion等AI製圖工具的問世,在藝術創作的領域應用愈來愈廣泛。任何人都可以只用文字敘述就繪製出一幅作品,但由於AI技術生成的藝術品的著作權與權利歸屬可能發生爭議,知名圖庫平台Getty Image擔心其未來衍生出的版權問題,已宣布禁止在該平台上傳和銷售使用DALL-E、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AI製圖工具生成的圖片。
這顧慮並不是憑空而來,因為德國攝影師鮑里斯已利用AI繪圖技術,生成一張如真人拍攝的照片,奪下2023年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冠軍,引發軒然大波。
他說,希望大眾能意識到AI生成圖像,與真實照片的差異,並透過行動,讓大眾更加關注AI人工智慧的議題。他說:「我想知道這項比賽,是否有做好準備因應AI製成的圖像,結果顯示並沒有」,並呼籲大會另設獎項,區別AI製成的影像跟攝影,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官網則已經撤除該得獎照片。
日前報載金曲音樂人陳珊妮發行的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於記者會表示這首歌不是陳珊妮本人所唱,而是透過模擬她聲音的AI。杜奕瑾並表示其實AI工具操作起來相當簡單,只要用文字描述意境,AI就會自主生成詞曲,並馬上唱給你聽。陳珊妮則表示,AI歌曲生成的介面操作其實相當簡單,只要輸入音檔、對應的歌詞,就能生成歌曲,「大家在家都能操作」。
不過,目前國際與我國法律均認為受著作權保護者,必須要是人類所為、具原創性之創作,至少須有人類實際的創作思想參與其中之「以人工智慧為工具的創作」,始可作為著作權保護之客體;如果是以指令由AI自行完成之「人工智慧獨立創作」,並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1]。如果AI自行完成的創作不受著作權保護,那利用陳珊妮發行的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要得授權嗎?如果杜奕瑾將他的AI人工智慧變成收費工具,讓他人用來創造其他模仿陳珊妮聲音的歌曲,陳珊妮可以主張應先取得她的授權嗎?她可以要求杜奕瑾分享收費的獲利嗎?
這些問題涉及了利用著作訓練AI創作與利用AI的創作,這兩個利用情況在既有法律上各有什麼權利義務與歸屬誰的議題。
不過就如同杜奕瑾說的,在新的世代每個人都必須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老闆」,找到自身的價值去善用工具,否則會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當AI技術還在往前快速發展,一定會產生新的經濟模式。只是,如果既有法律欠缺明確規定,那麼從促進文創經濟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做法來補強這個缺口。
如果AI自行完成的創作,特別是以指令單純告知AI需求,指示它自行產出的內容,在既有的著作權法下並不受保護。是否應該修法或另訂法律給予保護?若有應該保護到什麼程度呢? 如給予保護,隨著AI技術進步,AI「類人」創作與人類創作幾乎難以區別的情況下,是否會造成利用人欲利用既有著作時,將不知是否需取得授權的混亂?
著作權保護的核心邏輯是認為透法律的保護可以鼓勵更多新的、有增值潛力的作品產出,更多的著作產出有助於社會發展。因此有人認為「賦予「人工智慧獨立創作」著作權保護,在運用AI進行創作日益普遍的今日,可以鼓勵更多新的、有增值潛力的作品產出,亦可以支持AI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