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9
圖文引用自:ctee
1、授權範圍是否包括商標可能會有影響
商標具有表彰商品或服務來源,甚至可以延伸到商品品質保證的功能,因此,若是IP授權的範圍包括商標時,則消費者可能會因為信賴該商標的擁有者的商譽,或至少會控制商品或服務品質而決定加以購買。但實際上授權商品的設計、製造到銷售,都是由被授權方處理,若是商品設計或製造有瑕疵或是倉儲或運送過程出現問題,導致購買授權商品的消費者受有損害,這時候商標的擁有者是否需要負法律責任?
依台灣《消費者保護法》有關企業經營者的定義:「企業經營者:指以設計、生產、製造、輸入、經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為營業者。」若是商標的擁有者本身並未涉及該商品或服務之設計、生產、製造、輸入、經銷或提供服務,則由文義解釋應該不需要負《消費者保護法》有關企業經營者之責任。但不同國家的法律規範不同,有些國家可能直接將商標授權人當作企業經營者,有些國家可能規範商標授權人應該要負品質控管的責任等,整體而言,在IP圖像授權的領域,若所授權範圍包含商標,則授權方確實需要面對比較高的法律風險,因此,有些IP經營方明明擁有商標,在IP圖像授權合約中卻會特別表明不含商標授權,不得利用IP經營方所擁有之商標權,以降低這樣的風險。
然而,反過來說,IP圖像授權時若包含商標有什麼樣的好處?若從法律實務工作的角度來看,仿冒商標的案件比侵害著作財產權的案件來得容易證明,損害賠償金額通常也較容易證明,而且,侵害商標權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令是侵權者都會相對注意避免商標侵害;若由授權商品銷售的角度來觀察,知名的IP通常也都擁有一定的商標,該等商標的識別度通常較被授權方的商標識別度高,也容易促成授權商品的銷售。對於被授權方而言,IP圖像授權包含商標顯然是較有利的;但對IP經營方而言,就需要加強控管授權商品的品質,以降低後續可能的產品責任。
2、授權商品的許可及品質控管
IP圖像授權無論是否包含商標,因為該等圖像本身必須具有相當的識別性,為了維護IP的信譽,IP圖像授權合約除了要求事先審核設計與樣品之外,也會針對量產的授權商品有一定的品質要求。
通常授權商品許可會區分為「設計階段的許可」及「樣品階段的許可」,而對於相同的設計,若是使用在不同商品品項上,若沒有特別約定不需要再經許可,原則上每一次的許可都僅是針對特定的商品品項,樣品通常也是如此,千萬不要認為商品品項很類似,相同的設計或樣品只需要取得一次許可,即可直接進行類似品項的生產製造。違反有關設計或提供樣品審核的規定,通常會約定違約金以防止被授權方「偷跑」。
至於品質控管的條款,通常是從約定被授權方須提供量產的樣品供審核通過才能上市銷售開始,IP經營方會以審核通過的量產樣品作為授權商品品質的標準,因此,通常會要求一定數量的量產樣品(10件以下),若是屬於生產成本較高、數量較少的高價或限量授權商品,即應與IP經營方協商數量。後續IP經營方可能會透過市售授權商品的購買、進入門市或倉儲取樣調查或是查廠等方式,確認授權商品是否符合前述樣品的品質標準。
3、透過保險機制降低風險
除了一般性要求被授權方應該要擔保授權方免於相關責任或損害的條款(Indemnification)外,許多IP圖像授權合約會要求被授權方須為授權商品投保產品責任險。這類的保險條款的要求,有下述幾點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通常會要求產品責任險須維持一定期間,例如:授權合約期間及合約終止或屆滿後二、三年內。
(2) 通常會要求投保金額要達一定金額以上,有多數品項時,亦可能按品項要求投保金額。投保金額高,被授權方需要支付的保險金額就高。建議先向商業保險公司詢價,再依詢價的結果與IP經營方溝通。筆者曾經遇過知名的IP經營方直接以例稿提供授權合約,但例稿中要求的投保金額根本已達該授權商品營收的15%以上,完全是不合理的數額。因為授權商品恰好屬於一般服飾類商品,所以,經溝通後刪除具體保險金額,改為投保授權方所認可適當金額的保險,雙方執行才能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