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三強 比拼微隔間技術專利發展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69/7583084

2023/11/21

圖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

微隔間的概念發源於Sipix的微杯技術,早在卷對捲的微杯製作技術就被討論過,但沒有實際產品推出,比較詳細的說明與討論要追朔到2007年三星提出的專利US 7,715,089B2(韓國優先權2006年),取得韓國與美國的專利核准。

專利的內容主要說明把微隔間製作在資料線與閘極驅動線的上方,這個構成水平與垂直網格的金屬線為不透明,不會影響開口率,有別於微杯與微膠囊的壁面會跨越在像素電極的面積內,造成壁面區域的像素電極為無效區域,這篇專利把微隔間製作的位置與區域做詳細的描述,堪稱微隔間技術的始祖。

參考其獨立權力項由於是英文版本,透過Google的翻譯如下。

一種電泳顯示面板,包括第一陣列基板,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閘極線、沿著垂直於閘極線的方向延伸的資料線、連接到閘極線和資料線的薄膜電晶體,以及電連接到第一陣列基板的像素電極。薄膜電晶體;第二陣列基板,連接至第一陣列基板,並包括能夠與像素電極形成電場的公共電極;電泳介質位於第一陣列基板和第二陣列基板間的充電區域,電泳介質包括氣相中的顏料顆粒。

上述的電泳介質包括氣相中的顏料顆粒,是本專利最大的破口。目前電子墨水中的顏料粒子存於膠體(溶劑)中,不是氣體中。所以使用電子墨水就不受上述專利的限制。

獨立權利項中只要有任何一點不符合,專利侵權就不成立。這個專利也會在未來2~3年(2026年)逾期失效。

把微隔間方案付諸實現,要屬無錫威峰,該公司2006年投入美金1,200萬成立,2015年電子標籤市占達50%,2016年獲元太投資RMB3,750萬,2017年投入微隔間研究。2018年送出DES(微隔間)專利,2023年核准,專利苦戰5年,取得6個國家專利,堪稱下了重本。

提供相關智權新聞
若您有智權相關新聞,也歡迎透過email連繫。
Scroll to Top